第五章
關燈
小
中
大
三月的江南,正是佳地。
水色明凈,青柳如煙霧般沿河攏開。青石板上來來往往的行人,皆是操一口綿軟語調。
忽然遠遠走來一方裝扮得紅艷艷的迎親隊伍,鑼鼓敲呀,簫樂奏。最前面是幾匹瘦馬身腹處裹著紅綢,幾位年輕貌秀的小娘子騎在馬上,邊騎邊嘻嘻笑著伴著曲樂,放歌唱。遠不及士大夫們做的詞曲風雅,卻顯得喜氣洋洋:“鑼鼓敲呀喜洋洋,姑蘇好女今歸家......”歌聲清越悠長,隨歌聲化入楊柳青煙,春水瀲艷。行人有些羨慕這家的貴氣,竟然能用馬這種稀罕之牲來送嫁。還有許多,則是聞之都忍不住微微一笑,有幾個還踏著腳,踏歌而唱喝起來,也算一同為這素不相識的新婦祝福。後面則是一匹相較更為精神的白馬,上跨著個形容神秀的郎君,頭簪花,一身吉服,本來是讓一路上酒肆裏的婦人,都頗有些瞧潘郎的架勢。只可惜那神秀郎君臉上的傻笑和不時的回顧花轎,卻硬生生將這好人才給敗了幾分。
精致雅麗的花轎。則是跟隨在後面被包圍著,隨著花轎顛簸,簾子也在飄起落下,若誰離得近,眼力又極好,還可隱隱瞧見那新娘子端坐其中。
盛沐戴著帷帽,一身天青色,士子打扮,正是那踏歌而和,祝福新嫁娘的行人之一。
待迎親隊伍到了她身前不遠處,要過一座百子千孫橋了,盛沐眼眶裏微微濕潤,低低道:“謹聽
爾父母之言。夙夜無衍。”
新娘似乎若有所感,在風繚起簾布的一剎那,似乎曾做了一個向這方向擡首的動作。但是隨即簾布落下。
盛沐生於閨閣之中,自然曉得閨閣之禮。
嫁女之俗,先由父叮囑女兒:敬之戒之,夙夜無違舅故之命。
再由母為新嫁娘整理鳳冠與肩披,二叮囑女兒:勉之敬之,夙野無聞爾閨門之禮。
最後,由嬸嬸、姑姑、嫂子,姐姐,最後送她到內闈的門口,最後為她整理群擺,三叮囑她,也是祝福她:謹聽爾父母之言。夙夜無衍。
於是,新婦終於算是別家。
盛沐早在辭家的時候,就已經知道她是決計不會、也不能回到生長了十多年年的那地方去了。沒有能為妹妹當面送上這祝福。她只有在這裏,作為一個路人,在四周無人的時候低低說上一句,盼望與她雙生的妹妹能心中有覺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昔年離開江南時,也是這樣一個好時節。
尤記得,那時她在煙柳下,遙遙對著家中府第,三拜辭別。
盛沐生於官宦之家,父親曾是當朝相公的門生,本可貴極一時,卻奈何他與恩師因政見不同,最後鬧到瑯鐺入獄。
當時,盛沐是家中次女,上還有一個阿姐,前年已是出嫁。下還有妹妹與幼弟。長姊夫家要與獲罪的岳家保持距離,便極力約束盛家大娘,不叫她去周濟娘家,也不許她出門。而盛沐之母極受夫君愛憐,養成了個一貫以夫為天,最沒主意的美人燈。見良人入獄,她驚慌失措,四處求助於親友,親友有些有心相幫,卻苦於盛家得罪的是當朝位高權重的相公,也是無能為力。見此情景,盛母心生絕望,便只知哭泣,再不為家事想上半點,整天只摟著年幼朦朧的盛家小郎悲悲戚戚。那些通房自然更不必提。
既然主人家都如此,家人便更是散漫慌慌了。有幾個還卷了一些財物便逃走了。
家中所屬鋪子,也都叫封了,只能靠些微薄田租與積財度日,坐吃山空。
無奈下,當時年方十二歲的盛沐姐妹只得理家。
盛沐的妹妹與她是一母同胞的雙生兒,卻性情截然不同。
盛家沐自小生得好,叫人一見,便覺溫柔和順、秀美嬌憐。只是盛家父母卻都與這次女不大親近。只道她是“嬌怯怯貌,溫柔和順顏,卻最是性情偏僻乖張。”
她雖也瞧著溫柔和順,閨閣之禮謹守。卻莫名叫人瞧著古怪。盛父當年也是聞名的才子,倒是一針見血指出了點稀奇處:“二娘面子上守禮,實則眼睛瞧人,瞧誰都是一樣高低。”
禮儀守著,名分定著,貴賤分著。偏生這盛家二娘,瞧誰都無貴賤感,似乎相公與雜役一般無二。
待你問她,她又茫然道:“這世間自是有高低的。讀書人自然清貴勝不讀書者。爹爹何問此等問題?”言語間,挑不出什麽毛病,分明是規規矩矩一女兒,偏叫人聽了覺著哪裏不對。盛父久在官場打滾,也瞧得出她是認真的,因而只嘆了口氣,道:“吾兒自知即可。面上敬禮,也需心裏守禮才是。”
而盛張氏不大親近次女,則是因為盛家三娘。雖是一母同胞的雙生兒,盛家三娘盛蕓卻是自小體弱,多病多災。盛沐卻是身強體健,雖瞧著婀娜扶柳,然自小連個小病也幾乎沒有。
因而眾人都道是娘胎裏,盛沐搶了盛蕓的生機。
阿母愛幼子,人心憐弱者。
兼之盛沐性子也是頗靜,幾乎近於偏僻。常守在閨閣讀書。待父母,卻是有親而不膩,不似盛蕓小女兒撒嬌討喜。與一幹閨閣女兒,也談不到一塊去。
眼見得一向討喜的小女兒病中泣,再見身為姐姐,性子不大討喜的次女卻是健健康康地讀書走路。自然久而久之,盛張氏就漸漸信了眾人所說,偏向了小女兒,對次女就淡了。更不必提後來還有個小兒子盛清。
倒是長姐盛荔,頗為喜愛這沈靜少言,雖不同世人,卻待人坦蕩的二妹。盛蕓雖恭恭敬敬稱阿姊,卻到底也同父母一般,不大有親人間的膩味。
直到妹妹盛蕓閨中錦繡,端莊才女的名頭江南的士族都有些耳聞了。盛沐仍安然而無聞地自過著。
這次家遭橫禍,姐妹理家,盛蕓到底是一貫嬌養,不是在閨閣中嬉戲,就是又在病中修養,哪裏曉得這些。不久又病倒了只得休息。
盛沐也是不大懂,卻看過書,又自小不知緣故地通透人心,照著學,一樣一樣,吃了些苦頭與眼色高低,也慢慢學起來了。盛家老爺入獄後盛家最艱難的這一年,都是盛沐在操持著。
後來,相公那一派轉主張不得人意了,官家便有重用盛父的意思,因此最後盛父被放了出來,官覆原職。眼看得,盛父要加官進爵。盛沐交了家中諸般事物處理交接之後,又安安靜靜回到了閨閣。卻在不久後,失蹤了。誰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出去的,如何失蹤的。
那天,江南的陽光正好,暖了青石板。
毫無預兆,盛蕓臉色慘白地跑進來:“爹爹,阿姊不見了!”
驚倒了盛父手中茶盞。啪地一聲。
盛家不欲張揚,偷偷尋了許久,才發現哪裏都尋不到。
就像盛沐留下的信中所道:“吾家自富貴。奴自求仙去。且告奴病夭,勿害姊妹婚。”
盛父鐵青了臉,拍桌道:“既如此,再尋一月。若再無音訊,便只當她死了!”
一旁的盛荔卻有些嘆息,她的夫家,總算允了她回來看望娘家。見父母的臉色,便也沒有再多說。倒是盛蕓瞧見了,忍不住在與父母告退後問詢大姐。盛荔嘆道:“若不是在你們自小便不大關註她,何止於現在才發現二娘有拋家求仙意。”她發現了一些苗頭,所以嫁前便勸過父母多多關心這個二妹。卻不料沒人聽進去。
盛蕓一驚:“阿姊!”盛荔卻紅著眼眶,搖頭嘆息而去。
艱難不拋家,富貴別親族。二娘二娘,何至於此。
一月後,江南盛家,盛二娘子暴病夭亡。舉家悲戚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水色明凈,青柳如煙霧般沿河攏開。青石板上來來往往的行人,皆是操一口綿軟語調。
忽然遠遠走來一方裝扮得紅艷艷的迎親隊伍,鑼鼓敲呀,簫樂奏。最前面是幾匹瘦馬身腹處裹著紅綢,幾位年輕貌秀的小娘子騎在馬上,邊騎邊嘻嘻笑著伴著曲樂,放歌唱。遠不及士大夫們做的詞曲風雅,卻顯得喜氣洋洋:“鑼鼓敲呀喜洋洋,姑蘇好女今歸家......”歌聲清越悠長,隨歌聲化入楊柳青煙,春水瀲艷。行人有些羨慕這家的貴氣,竟然能用馬這種稀罕之牲來送嫁。還有許多,則是聞之都忍不住微微一笑,有幾個還踏著腳,踏歌而唱喝起來,也算一同為這素不相識的新婦祝福。後面則是一匹相較更為精神的白馬,上跨著個形容神秀的郎君,頭簪花,一身吉服,本來是讓一路上酒肆裏的婦人,都頗有些瞧潘郎的架勢。只可惜那神秀郎君臉上的傻笑和不時的回顧花轎,卻硬生生將這好人才給敗了幾分。
精致雅麗的花轎。則是跟隨在後面被包圍著,隨著花轎顛簸,簾子也在飄起落下,若誰離得近,眼力又極好,還可隱隱瞧見那新娘子端坐其中。
盛沐戴著帷帽,一身天青色,士子打扮,正是那踏歌而和,祝福新嫁娘的行人之一。
待迎親隊伍到了她身前不遠處,要過一座百子千孫橋了,盛沐眼眶裏微微濕潤,低低道:“謹聽
爾父母之言。夙夜無衍。”
新娘似乎若有所感,在風繚起簾布的一剎那,似乎曾做了一個向這方向擡首的動作。但是隨即簾布落下。
盛沐生於閨閣之中,自然曉得閨閣之禮。
嫁女之俗,先由父叮囑女兒:敬之戒之,夙夜無違舅故之命。
再由母為新嫁娘整理鳳冠與肩披,二叮囑女兒:勉之敬之,夙野無聞爾閨門之禮。
最後,由嬸嬸、姑姑、嫂子,姐姐,最後送她到內闈的門口,最後為她整理群擺,三叮囑她,也是祝福她:謹聽爾父母之言。夙夜無衍。
於是,新婦終於算是別家。
盛沐早在辭家的時候,就已經知道她是決計不會、也不能回到生長了十多年年的那地方去了。沒有能為妹妹當面送上這祝福。她只有在這裏,作為一個路人,在四周無人的時候低低說上一句,盼望與她雙生的妹妹能心中有覺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昔年離開江南時,也是這樣一個好時節。
尤記得,那時她在煙柳下,遙遙對著家中府第,三拜辭別。
盛沐生於官宦之家,父親曾是當朝相公的門生,本可貴極一時,卻奈何他與恩師因政見不同,最後鬧到瑯鐺入獄。
當時,盛沐是家中次女,上還有一個阿姐,前年已是出嫁。下還有妹妹與幼弟。長姊夫家要與獲罪的岳家保持距離,便極力約束盛家大娘,不叫她去周濟娘家,也不許她出門。而盛沐之母極受夫君愛憐,養成了個一貫以夫為天,最沒主意的美人燈。見良人入獄,她驚慌失措,四處求助於親友,親友有些有心相幫,卻苦於盛家得罪的是當朝位高權重的相公,也是無能為力。見此情景,盛母心生絕望,便只知哭泣,再不為家事想上半點,整天只摟著年幼朦朧的盛家小郎悲悲戚戚。那些通房自然更不必提。
既然主人家都如此,家人便更是散漫慌慌了。有幾個還卷了一些財物便逃走了。
家中所屬鋪子,也都叫封了,只能靠些微薄田租與積財度日,坐吃山空。
無奈下,當時年方十二歲的盛沐姐妹只得理家。
盛沐的妹妹與她是一母同胞的雙生兒,卻性情截然不同。
盛家沐自小生得好,叫人一見,便覺溫柔和順、秀美嬌憐。只是盛家父母卻都與這次女不大親近。只道她是“嬌怯怯貌,溫柔和順顏,卻最是性情偏僻乖張。”
她雖也瞧著溫柔和順,閨閣之禮謹守。卻莫名叫人瞧著古怪。盛父當年也是聞名的才子,倒是一針見血指出了點稀奇處:“二娘面子上守禮,實則眼睛瞧人,瞧誰都是一樣高低。”
禮儀守著,名分定著,貴賤分著。偏生這盛家二娘,瞧誰都無貴賤感,似乎相公與雜役一般無二。
待你問她,她又茫然道:“這世間自是有高低的。讀書人自然清貴勝不讀書者。爹爹何問此等問題?”言語間,挑不出什麽毛病,分明是規規矩矩一女兒,偏叫人聽了覺著哪裏不對。盛父久在官場打滾,也瞧得出她是認真的,因而只嘆了口氣,道:“吾兒自知即可。面上敬禮,也需心裏守禮才是。”
而盛張氏不大親近次女,則是因為盛家三娘。雖是一母同胞的雙生兒,盛家三娘盛蕓卻是自小體弱,多病多災。盛沐卻是身強體健,雖瞧著婀娜扶柳,然自小連個小病也幾乎沒有。
因而眾人都道是娘胎裏,盛沐搶了盛蕓的生機。
阿母愛幼子,人心憐弱者。
兼之盛沐性子也是頗靜,幾乎近於偏僻。常守在閨閣讀書。待父母,卻是有親而不膩,不似盛蕓小女兒撒嬌討喜。與一幹閨閣女兒,也談不到一塊去。
眼見得一向討喜的小女兒病中泣,再見身為姐姐,性子不大討喜的次女卻是健健康康地讀書走路。自然久而久之,盛張氏就漸漸信了眾人所說,偏向了小女兒,對次女就淡了。更不必提後來還有個小兒子盛清。
倒是長姐盛荔,頗為喜愛這沈靜少言,雖不同世人,卻待人坦蕩的二妹。盛蕓雖恭恭敬敬稱阿姊,卻到底也同父母一般,不大有親人間的膩味。
直到妹妹盛蕓閨中錦繡,端莊才女的名頭江南的士族都有些耳聞了。盛沐仍安然而無聞地自過著。
這次家遭橫禍,姐妹理家,盛蕓到底是一貫嬌養,不是在閨閣中嬉戲,就是又在病中修養,哪裏曉得這些。不久又病倒了只得休息。
盛沐也是不大懂,卻看過書,又自小不知緣故地通透人心,照著學,一樣一樣,吃了些苦頭與眼色高低,也慢慢學起來了。盛家老爺入獄後盛家最艱難的這一年,都是盛沐在操持著。
後來,相公那一派轉主張不得人意了,官家便有重用盛父的意思,因此最後盛父被放了出來,官覆原職。眼看得,盛父要加官進爵。盛沐交了家中諸般事物處理交接之後,又安安靜靜回到了閨閣。卻在不久後,失蹤了。誰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出去的,如何失蹤的。
那天,江南的陽光正好,暖了青石板。
毫無預兆,盛蕓臉色慘白地跑進來:“爹爹,阿姊不見了!”
驚倒了盛父手中茶盞。啪地一聲。
盛家不欲張揚,偷偷尋了許久,才發現哪裏都尋不到。
就像盛沐留下的信中所道:“吾家自富貴。奴自求仙去。且告奴病夭,勿害姊妹婚。”
盛父鐵青了臉,拍桌道:“既如此,再尋一月。若再無音訊,便只當她死了!”
一旁的盛荔卻有些嘆息,她的夫家,總算允了她回來看望娘家。見父母的臉色,便也沒有再多說。倒是盛蕓瞧見了,忍不住在與父母告退後問詢大姐。盛荔嘆道:“若不是在你們自小便不大關註她,何止於現在才發現二娘有拋家求仙意。”她發現了一些苗頭,所以嫁前便勸過父母多多關心這個二妹。卻不料沒人聽進去。
盛蕓一驚:“阿姊!”盛荔卻紅著眼眶,搖頭嘆息而去。
艱難不拋家,富貴別親族。二娘二娘,何至於此。
一月後,江南盛家,盛二娘子暴病夭亡。舉家悲戚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